敞開心胸面對即將到的離別,尊重並完成心願,做出全家人共同的安心規劃,
全心陪伴摯愛走完最後的路程,讓他(她)感受到全家人的呵護與照顧,
在愛中放心遠行。
臨終關懷的主要目的,在使臨終者面對人生最後階段,能認識死亡並接受死亡,心中不生憂怖苦惱,進而安然面對死亡,臨終關懷同時也給予家屬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,協助他們度過此一生離死別的時刻。
因此,佛法對臨終的常識,成為臨終者與家屬雙方最佳的心靈救護。
預先規劃 V.S. 毫無規劃
現實層面 - 坦然平靜 措手不及
心理層面 - 生歿兩安 沮喪煩亂
服務層面 - 專業認證 良莠不齊
費用部分 - 公開透明 虛報浮誇
執行分面 - 尊嚴圓滿 倉促雜亂
有尊嚴的臨終全程陪伴
面臨親人即將過世,是件很煎熬也很不容易的事,不捨激動是免不了的心理反應,悲傷難過也是正常的情緒表達。但是,除了傷心難過,在親人即將離我們而去之前,我們並非什麼都不能做。採取積極的臨終關懷和照護行動,可以讓摯愛的親人在寧靜、舒服、溫馨的環境中,獲得最無私、最真誠、也最慈悲的關懷和祝福,以便安祥、平靜、從容的做好死亡準備,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。
認識臨終
- 使臨終者萌生善喜悅,心無罣礙。
- 安慰臨終者,情緒平靜,萬緣放下,不生愛憎。
- 讓臨終者不心生罪惡、恐懼感,陪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。
- 勸導對世間的親人、財物不生貪戀之心。
- 讓臨終者寛心,不必掛念閒雜人事。
- 讓臨終者知道很多親人、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。
- 鼓勵臨終者堅定信心,念佛必生極樂國土。
- 不讓臨終者感到孤獨。
- 當即將離世時,若有沮喪、無奈,應給予適當的安慰。
- 安撫臨終者將到清淨安樂幸福的國土,未來是安逸祥和。
臨終助念須知
- 助念申謂人熟悉助念各項事宜,且徵得家屬同意,指導家屬配合助念儀軌參與助念。
- 請求助念時,不宜同時邀請外教或道士術師,以免混雜而妨礙助念之利益與本懷,失去助念的意義。
- 助念蓮友未到前,家屬應先行善巧勸導臨終親人或亡者,提醒他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、求生西方,才是最大福報。並進行助念、或隨念佛機、或佛號錄音帶助念(註)。
- 助念團因故延遲或未克前往,此乃行人宿緣所障,家屬不能藉以責備。
註:念佛機、佛號錄音帶本無心願,功能僅在提醒正念;而以人助念,尤其是家屬都能虔敬參與助念,效果最佳,因往生者最能夠接受的還是自己親人的關懷。且藉著往生者、助念者的信力、悲願力,才能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,慈光加被令往生者免除四大分離的痛苦。故除非不得已時,不得單用念佛機或念佛錄音帶,而旁邊無人助念。